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中教工党员 “五个一”目标要求,4月22日下午,核学院教工党员以“口述两弹一星元勋”形式传承伟大精神,发扬红色传统。

“我们国家制造原子弹,独立自主地攻克了‘三大技术难关’,其中之一就是真空阀门。没有真空阀门,原子弹的气体原料就不能一步一步浓缩,铀235就无法被浓缩起来。外援中断,中科院沈阳金属所、上海冶金所集智攻关、不辱使命,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”,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金属所的张老师讲到这一部分,难掩自豪。

从中科院请缨探路到钱三强调兵遣将,从钱学森为国献宏猷到郭永怀雪中送炭,教工党员的口述再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运筹帷幄的历史场景,更生动刻画了中国科学家的英雄群像。师者曾经也是学生,在两弹一星元勋为国躬耕的地方,他们承接过先辈的光荣衣钵,继续孜孜求索。这样的口述,是对英雄的致敬,也串联起教工党员的求学岁月、坚守教育事业的初心和对科学家精神的敬畏。

因为一脉相承,所以分外动情。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,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已经内化为一种精神品格的延续和无数个前赴后继的选择,这样的传承,正在核学院的师生中,在核电站的平凡操纵员里,生根开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