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3日下午,核学院在小树林举办“与美同行”专题讲座,著名教育家、美育专家、书画家、原烟台大学党委副书记于文书受邀担任主讲人,为现场师生带来一场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美育盛宴,活动吸引了百余名师生参与,现场互动热烈,艺术氛围浓厚。
讲座中,于文书先生从美学理论出发,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案例,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美育对人格塑造、情感陶冶的重要作用。他提出:“美不仅是视觉的享受,更是心灵的觉醒,真正的美育,是让人在平凡生活中发现诗意,在挫折面前保持从容。”
活动当天恰逢第30个世界读书日,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秦晓梅深情朗诵了林徽因的诗《你是人间的四月天》,柔和的声音配合小树林的春景画面,将现场带入“春光如诗,岁月如歌”的意境中,赢得阵阵掌声。
本次“与美同行”讲座是学院“小树林”思政课堂的重要一环,通过专家引领、师生共融的形式,让美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心田。核学院将小树林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阵地,着力打造“小树林”思政课堂,将思政教育融入春风、绿意与阳光之中,成为师生成长的精神沃土。
创新教育场域:构建“自然+”育人空间
小树林开放式思政课堂,突破传统课堂的边界,将思政教育融入自然场景,利用小树林的生态之美与人文气息,打造沉浸式、体验式育人环境,让思政教育更具亲和力与感染力。
深化美育浸润:探索“艺术+”育人路径
核学院已经在小树林开展三期活动,涵盖心理、美育等内容,通过艺术与自然的双重浸润,让学生在艺术体验中感受积极、乐观、主动的深刻内涵。
多维协同育人:打造“思政+”融合课堂
整合专业教育、人文历史、心理辅导等多维度资源,通过跨领域、多主体的协同育人模式,促进学生知识、能力、情感的全面发展,培养具有家国情怀、健康人格的新时代好青年。
在“大思政课”建设背景下,“小树林”思政课堂以环境育人、实践育人破题,探索了一条“有风景的思政课”创新路径,让思政教育“看得见风景、留得住情怀、触得到未来”,并形成可持续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育人模式。